央视盯上开阳猴耳天坑!出片率 90%,这 “飞翔” 太上头
当穿越机镜头追着 92 米高的秋千俯冲而下,280 米深的喀斯特天坑在画面中急速铺展 —— 贵州开阳猴耳天坑这幕 “空中大片”,近日被央视镜头定格,让 “要出片,来贵州” 成了年轻人的新共识。这个形似猴耳的地质奇观,正用 “自然史诗 + 极限酷玩” 的双重魅力,改写着贵州文旅的流量密码。
猴耳天坑的 “出圈” 绝非偶然。千万年地壳运动造就的岩溶漏斗,以 300 米的坑口直径和 280 米的深度,构成了天然的 “大地剧场”。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时,站在建设中的观景台俯瞰,环形步道将天坑全景框成天然画框,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坑底,暗河瀑布扬起的水雾里常会浮现彩虹,此时按下快门,无需滤镜便是《孤独星球》盛赞的 “贵州秘境” 质感。而到了下午 4 点,西侧观景台的光影最为精妙,“猴耳” 轮廓在斜阳下愈发清晰,与坑底 2000 平方米的地下森林形成明暗对比,随手一拍都是氛围感大片。
彩神,彩神vl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l“飞一样的感觉” 藏在天坑的每一处惊险体验里。作为西南最高的悬崖秋千,92 米的起跳台堪称 “勇敢者的勋章”—— 当钢索猛然释放,身体以自由落体之势向坑心俯冲,耳畔风声呼啸,眼前是刀削般的崖壁与摇曳的竹海,3 分钟的摆荡里,失重感与视觉冲击交织成最难忘的记忆。更贴心的是,景区配备的专业穿越机飞手会全程跟拍,俯冲、旋转、贴地飞行的镜头语言,让每段体验都能剪成 “动作电影预告片”,这也是为何 4 月推出跟拍服务后,游客量直接翻倍。
不敢挑战秋千?飞拉达攀岩给了普通人 “贴壁飞行” 的机会。绝壁上的钢索与脚踏构成安全路径,即便零基础也能在教练指导下向上攀登,行至半山腰的玻璃观景台时,脚下 280 米深的天坑全景豁然开朗,恐高的顾虑早已被征服感取代。而深入地心的洞穴探险更像闯入另一个世界:头灯照亮 “万亩梯田” 般的钟乳石奇观,暗河泛舟时船桨搅动倒影,“南天门” 景观在光影中如梦似幻,洞内 18℃的清凉与洞外形成鲜明对比,记得带件外套的同时,千万别忘用镜头捕捉钟乳石上的水珠反光。
能被央视聚焦,猴耳天坑的底气远不止于酷玩。作为国家 AAA 级景区,这里藏着 19 处天然景观:“闪电门” 的一线天光如利剑穿空,“燕蝠宫” 夏秋时节万鸟齐鸣,“飞来石” 360 吨的身躯蹊跷横卧,每一处都诉说着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。夜幕降临时,崖壁激光秀与星空交相辉映,“角角苗” 的芦笙舞在坑底回响,此时用长曝光拍摄,光影与人文的碰撞能让朋友圈瞬间 “封神”。
从 2017 年全年仅 3 万游客,到如今日均营业额突破 20 万元,抖音话题播放量超 20 亿次,猴耳天坑的逆袭藏着精准的流量密码。景区经理吴灿华透露,他们精准抓住 Z 世代 “情绪消费 + 出片刚需”,既保留 “奇、险、秘、幽” 的自然本底,又开发出云端扁带、洞穴跳楼机等 10 余种体验项目,90% 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意的大片。
实用攻略早已为你备好:从贵阳自驾 1.5 小时或乘高铁到开阳后转景区直通车即可抵达,28 元基础门票能饱览自然风光,若想解锁全套酷玩项目,套票价格在 200-300 元之间。切记穿运动装赴约,50 岁以上体验秋千需带体检报告,景区餐饮较少建议自备干粮,防晒用品更是坑顶活动的必备单品。

当极限运动的呐喊与喀斯特的风声共鸣,当穿越机镜头记录下每一个勇敢瞬间,猴耳天坑正在证明:贵州的 “出片” 魔力,从来都是自然馈赠与人文巧思的完美融合。来这里吧,让身体在秋千上 “飞翔”,让镜头定格天地间的壮阔,你会懂为何央视也为这片秘境心动。

发表评论